言短意长|公示信息何必匆忙撤下?

言短意长|公示信息何必匆忙撤下?

狼秋叶 2025-02-23 简单报 23 次浏览 0个评论

由于长期从事人事报道工作,所以我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任职公示工作并不陌生。

这一项工作极为敏感,操作上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舆情。最新的一例来自国家能源集团下属企业。

近日,国家能源集团置业有限公司(简称“国能置业”)公布的一份高校毕业生统招拟录用名单引发关注。这份名单中,有13名硕士研究生和3名本科生,其中13名硕士研究生分别来自国内外知名院校,而3名本科生毕业院校则较为普通。另外,2月22日,有媒体记者查看国家能源集团官网发现,公示后被质疑的拟录用名单已被删除。

对此,2月23日,国能置业给出两点回应。

对于是否“萝卜招聘”的质疑,国能置业回应:3名本科毕业生应聘的国能包头置业公司主要从事包头及周边区域的物业服务、后勤保障以及商业超市业务,招聘岗位报名条件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此次招聘,按岗位需求筛选资格,共123人进入笔试,按笔试成绩排序15人进入面试,3名毕业生面试表现优异,我公司按面试成绩择优录取,应聘的资格条件、招聘的过程程序均符合招聘有关规定,不存在违规操作的问题。

对于“公示后被质疑的拟录用名单已被删除”一事,国能置业回应:2月22日,拟招录人员5个工作日的公示期满,按正常程序撤下公示公告。

目前所有公开的信息和证据都无法证明此次国能置业的招聘存在违规操作的嫌疑,这一部分不是我本篇文章讨论的主题。我要说的是另一个可以说的主题:期满后,公示信息一定要匆忙撤下吗?

现在用人单位对于公示这件事往往有两种态度:

一种是广而告之,在主流媒体或者政务新媒体平台上正式发布公示信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种做法有其合理性:在公示阶段就能够把问题充分暴露出来,不至于“带病提拔”或者“带病招聘”,免得日后被动。

一种是悄无声息,在一些外界都不太关注网站的不显著位置发布公示信息,期满后第一刻立即撤下。这种做法也有其“说法”:符合公示有关规定,程序上正常。

这两种情况在目前的实务上都很常见。从程序上来说,第二种做法未必就是违规行为,但是“匆忙撤下”这个行为本身就会引发舆情风险,本来没有事,一撤反而引发质疑,导致外界议论纷纷,给公示工作带来被动,也不利于企业营造公开、透明的外在良好形象。

更重要的是,如果被公示的人自身有问题,难道在公示期以外的时间被举报,其所在的单位就可以置之不理吗?所以,公示信息期满后并没有匆忙撤下的现实必要,撤或不撤,并不影响人们向用人单位举报其存在的问题。

有时候世间本没有事,操之过急了,反而惹出了“事”。

公示信息,可以慢慢撤。

(作者陈良飞系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

设计:王璐瑶

转载请注明来自创新模拟,本文标题:《言短意长|公示信息何必匆忙撤下?》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