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横空出世是好奇心的成功

DeepSeek横空出世是好奇心的成功

baiduadmin 2025-02-11 科技报 31 次浏览 0个评论

文丨李伟(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

中国人应该可以在浪潮之巅去做点什么,而非亦步亦趋只做跟随者,而要撬动这一变化,最关键的就是去释放我们的好奇心。

2025120日,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简称特朗普)就任新一届美国总统,一众科技界大佬出席了他的就职典礼。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端——中国,一家名为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简称DeepSeek)的新锐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公司发布了其最新款的AI模型——R1

R1模型一开始并未引起市场的关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觉察到了其中的意义。R1在表现上与OpenAI等美国顶尖AI公司的一些最新模型不相上下,但它需要的算力更小,成本也要低得多,这导致其使用费远低于那些美国公司。由于之前主流的AI模型需要大量的算力去支持,而算力又来自芯片,因此主流AI公司都耗费巨资大量购买芯片。目前提供AI算力的芯片主要是英伟达公司生产的,也因此最近两年英伟达的营收和利润暴涨,市值一度成为世界第一。DeepSeekR1模型提示人们:AI公司以后可能不需要再购入那么多的芯片以维持高算力了,这直接质疑了目前愈演愈烈的芯片军备竞赛的合理性。这导致英伟达的股价在2025127日暴跌17%,近6000亿美元的市值迅速灰飞烟灭。

一个初出茅庐、“乳臭未干”的中国AI公司竟能用远低于美国同行的成本做出性能相近的产品,这极大地震惊了世界,尤其是美国。这是一个让国人倍感自豪的时刻,但冷静下来,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呢?

非常有趣的是DeepSeek只是一个名为幻方的量化对冲基金成立的副产品。公开资料显示,幻方成立于2015年,由浙江大学毕业的梁文锋与他人共同创立。DeepSeek则是梁文锋于20237月创立的,这也就是说直到今天,DeepSeek还不满两岁。要知道,大名鼎鼎的OpenAI可是20151211日创立的。换句话说,到今年年底,OpenAI将满10岁。

DeepSeek横空出世是好奇心的成功

2024103日,OpenAI宣布获得了66亿美元的融资,投后估值冲破1570亿美元(有消息说OpenAI最新的估值已达3000亿美元)。加上在此之前的融资,OpenAI的融资额早已突破了100亿美元。相对来说,幻方的基金管理规模为80亿美元,DeepSeek的资金完全由幻方提供,虽然我们尚不清楚DeepSeek“烧掉了”多少钱,但可以想象,其一定是远小于OpenAI的。

从很多方面来说,OpenAIDeepSeek都是大象与蚂蚁的对比。但有一点值得注意,DeepSeek最初的目的并非是赚钱,而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实际上,直到今天,好奇心都是DeepSeek最大的标识。梁文锋在接受采访时也反复提及他做DeepSeek的目的就是满足好奇心,他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最看重的也是这些人是否有足够的好奇心。从这个角度来说,DeepSeek更像一个非营利组织,而不是营利性组织,这与OpenAI有些反其道而行之的感觉。OpenAI在创立之初是一家非营利组织,但随着规模的扩大,其在不断地朝营利性组织的方向转型。

在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中,虽然很多人出于名利的考虑而从事研究,但同样有一大批人是出于满足好奇心而从事研究的。笔者甚至认为,最好的研究成果大部分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好奇心而获得的。

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Edwin Hubble,简称哈勃)。你猜得没错,就是哈勃太空望远镜的那个哈勃。1919年,哈勃受聘于加州的威尔逊山天文台(Mount Wilson Observatory),利用那里的巨型望远镜观测浩瀚的星空。由于观测是在夜间,而且威尔逊山天文台所在的威尔逊山海拔1742米,夜间温度很低,因此哈勃在观测时饱受寒风侵袭。随着观测时长的累计,哈勃积累的观测数据越来越多。从这些观测数据中哈勃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发现,其中之一是他发现了银河外星系的存在,这说明宇宙比当时天文学家普遍认为的要大得多;另外一个是他发现遥远星系的红移现象——哈勃定律:外星系在远离地球而去,而且其退行的速度与地球的距离成正比。这成为天体物理学需要解释的基础观察数据。

哈勃的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刷新了人们对宇宙和人类自身的看法,但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这些发现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假设不是“好奇心作祟”,那我们将很难理解哈勃冒着寒风数年如一日的坚持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们是人类,人类天生就有好奇心,我们想知道自己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哪怕这些问题与一时的柴米油盐无关。就像哈勃要抬头望向寂静的夜空,就像梁文锋所言,他和DeepSeek从事AI研究的目的就是对“对AI能力边界的好奇”。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科技成就,但我们的研究主要还是一些实用性的研究,真正的突破性创新并不多,这点从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数目上就可见一斑。今天中国虽然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业界,都已经有相当多的人才和资金可以去追求那些“无用”的知识了。现在梁文锋和他的DeepSeek出现了,这给了我们一个惊喜,但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中国人应该可以在浪潮之巅去做点什么,而非亦步亦趋地只是做了跟随者,而要撬动这一变化,最关键的就是去释放我们的好奇心,让好奇心去塑造更多的梁文锋,更多的DeepSeek。从这一点出发,梁文锋和DeepSeek值得我们去点一个大大的赞。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转载请注明来自创新模拟,本文标题:《DeepSeek横空出世是好奇心的成功》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